環島夢,源於國小,在某日導師於課堂上說到以前他們騎著機車環島的故事時,便悄悄在我心中播下了一個夢。
等到了國中時,則更希望有朝一日,可以直接背起行囊,遊走319鄉鎮,讓足跡可以真正的踏遍這塊生孕我們的土地。
然而,隨著歲月一年一年的過去,原本在心中的那顆逐夢的種子卻早已被日日積累的塵埃所覆。
直到今年的5月14日,在全球素食網上的「素食新聞」裡,偶然見到一個標題為「10餘環保團體結合 環島苦行(註1)」的文章,再次的喚醒心中那顆沉睡已久的種子。
只是,國小想環島,是因為好奇導師當時口中說的各地風景之美。
國中想走遍319鄉鎮,是因為深深的覺得,自己臺灣的鄉鎮都沒有走過,只是大家總是一昧心嚮有日放假時可以飛到國外去看各國的風情;但卻對自己腳下的這片鄉土陌生,這樣想想,不是還挺好笑的嗎?也因為如此,我才希望有一天可以走過每個地方,並且記錄下各地的風土民情。
然而,這次的「環島苦行」訊息,卻又帶給我不同的想法。
那不是一場邀請大家同「玩」的活動,而是邀請大家用眼去看、腳去走、耳去聞......去了解臺灣環境狀況的活動。
雖然以前曾想過,若真有一天要去環島,那我肯定不是騎機車就是踩腳踏車而行。只是,沒想到這次看到的這個活動卻是用「腳」去走。
雖然我喜歡走路,其次是踩腳踏車,再其次是騎機車......但,用腳去走一千公里?且這一走就是四、五十天的活動?
心在當下雖猶豫一下,但見活動的官方網站報名的人擁躍,在幾日間,報名全程參與的人數已經快要突破20人(註2),而部份參與其中幾天行程的人數也有幾十人。
為什麼大家可以這麼的勇敢的報名要去「走」?
且又是什麼樣的決心,讓他們有想「走」出來的念頭呢?
此時,心裡有個聲音告訴我:走出去吧!去看看這片土地的狀況吧!不是為玩,也不是為賞景,而是去看看我們的這片土地的環境,到底被傷害到何種程度了?
於是,5月14日的下午,一封報名的e-mail發送至台灣生態學會。
在未來的這場活動中,我將跟大家一同走出來!
註1:活動名原為「環島苦行」,主辦單位在活動開始前,則又改名為「環境苦行」。
註2:該活動原本僅接受20名報名「全程參與」的人,「部分參加」的民眾則不限人數,但皆需事先跟學會報名,以方便做人數上的統計;但因報名「全程參與」的人十分的擁躍,故主辦單位後來有再增加名額數,最後報名「全程參與」的人數共有49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